汽车零部件物流规划-甩挂运输甩挂运输,作为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,在一些发达国家物流运输行业当中,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。但是在我国,甩挂运输的实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,在实施的过程当中,都有哪些因素制约甩挂运输的发展。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,什么叫做甩挂运输。 ● 甩挂运输 最大的提高牵引车的利用率 “甩挂运输就是带有动力的机动车将随车拖带的承载装置,包括半挂车、全挂车甚至货车底盘上的货箱甩留在目的地后,再拖带其他装满货物的装置返回原地,或者驶向新的地点。这种一辆带有动力的主车,连续拖带两个以上承载装置的运输方式被称为甩挂运输”。这是在互联网上找到的关于甩挂运输的说明。是不是觉得很枯燥? 平常我们在国内常见的运输,一般是一辆牵引车,拖一个挂车进行运输。牵引车大部分的时间在等待挂车装货,浪费的时间比较多。车辆的利用率相对来说非常的低。 所谓甩挂运输,就是可以用一台牵引车将装有货物的挂车拖至目的地,将挂车换下之后,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。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,理论上除了保养和修车的时间之外,其他时间牵引车都可以实现运营的状态,车辆的利用率相对来说要高了很多。 平常我们在国内常见的运输,一般是一辆牵引车,拖一个挂车进行运输。牵引车大部分的时间在等待挂车装货,浪费的时间比较多。车辆的利用率相对来说非常的低。 所谓甩挂运输,就是可以用一台牵引车将装有货物的挂车拖至目的地,将挂车换下之后,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。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,理论上除了保养和修车的时间之外,其他时间牵引车都可以实现运营的状态,车辆的利用率相对来说要高了很多。 1.牵引车可以拉不同的挂车吗? 可以,因为牵引车和挂车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车种,都有各自的行驶证和营运证。可以实现同牵引车上不同挂车的更换。 2.甩挂运输的优点是什么? 简单来说,甩挂运输能相对提高牵引车的利用率。 甩挂运输本是降本增效的一种运输方式,为什么在欧美能成为主流,在中国却不行? 甩挂运输,停挂不停车。 提高牵引车工作效率、减少牵引车数量降低投资成本、减少驾驶员的数量降低人员开支、降低空载率提高车辆使用率……甩挂运输的优势,一说一大推,四个字概括就是“降本增效”。 然而,这种降本增效的运输模式却没有在中国普及。为什么甩挂运输可以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流运输方式,在中国却不行? 甩挂国内不普及,原因何在? 甩挂运输不是一个新名词,在欧美它早已被证明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。而在1996年,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交通部、公安部就共同发出了《关于开展集装箱牵引车甩挂运输的通知》。交通部对甩挂运输也非常重视,甚至出台全国性的项目资金扶持政策。但效果不佳,甩挂运输还是不能在中国普及。原因何在?查了很多资料,普遍说法是这样的: 甩挂运输有五大制约因素——政策制度、组织化程度、货运站场功能、信息化建设、运输车辆配备。 政策制度制约。 甩挂运输的发展曾经受到管理制度的严重制约,至今尚未完全消除。如半挂车牌证管理问题、半挂车车辆检测问题、海关监管问题、通行费问题、半挂车保险问题等。 组织化程度低。 公路货运“小散弱差”的现状,不利于甩挂运输的发展。一是甩挂运输无法得到充足而稳定的货源保证。二是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配合会出现各种间歇,增加管理成本,影响整体效率。三是组织化程度过低容易引发压低运费、超载超限等恶性竞争现象。 货运站场功能不全。 甩挂运输对道路货运站场的数量、布局和服务功能都有较高的要求,而现有货运站场情况难以满足需要。 信息化水平低。 目前,货运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。物流企业没有信息系统,通过小黑板找货源,这样的企业和现象还为数不少。信息化水平低,难以满足对甩挂运输车辆动态调度和管理,组织货物配载的要求。 车辆配备不合理。 在技术上,甩挂运输需要标准化的车辆配备,确保不同的牵引车和挂车之间能够自由组合。在数量上,需要牵引车和挂车配比要达到1:3左右,从而实现“一拖”配“多挂”的运力优化。 “甩挂运输在中国不能普及,要从市场本身去找原因。中国的零担与整车都是高度分散、充分竞争的市场,生产厂家、货代公司、专线公司规模都比较小,长途卡车更是高度分散的个体业户,至今也没有出现一家大规模的整车运输企业。”国内甩挂运输存在三大问题: 1、规模小,局限性大,没有规模效应 传统物流企业对于甩挂运输的尝试往往局限于单个物流企业内部,或者是点对点线路上的2-3家合作企业之间,或是集中与港口、场站等特定区域。一旦市场货源随季节等因素发生变化,线路两端相互制约,调度优化的空间有限,车辆的行驶效率将受到很大影响。而物流企业从事甩挂运输,多数的目的是增加企业效益赢得竞争优势,而不是把车队规模做大,服务更多的其它同类物流企业。 2、市场化程度较低 中国的干线运输市场还处在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,个体车辆在人员工资、油耗、维保等方面本身就具备成本优势,车型改装、挂车套牌、超载等现象还比较难以短时间内禁绝。目前甩挂运输企业多数采用重资产车队的模式,甩挂运输产生的经济效益被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所抵消,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,这也是甩挂运输难以真正大规模走向市场的原因。 3、技术手段落后 想把甩挂运输真正做好,需要在一个覆盖全国的骨干运输网络上,针对碎片化的订单,完成车头与挂车的动态调配。这背后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手段支持的。这件事意义很大,但投入也很大,传统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做这件事。 甩挂运输在国外发展情况 甩挂运输是指牵引与载重分离,公路货运由牵引车与拖车两部分组成,牵引车可以拖带半挂车、全挂车,可以牵引换挂不同的拖车的一种运输方式。 高效甩挂运输支撑欧美物流业
文章分类:
行业资讯
|